长达20余公里,面积1.3万平方米,洞室内可以盖20层高的楼房,这样的人工山洞,你见过吗?它就是中国最大的地下核工程——816 核军工洞。
816核军工洞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,隐藏在崇山峻岭中。由于历史原因,它曾经是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字眼。笔者曾经组织一个研究小组,对这个鲜为人知的人工山洞进行了专题研究,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。
在中国地图上消失的地方
20世纪60年代,816地下核工程作为甘肃404 工厂的后备企业开始筹建。当年,中央决定在三线腹地建设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,为了隐秘,要求该基地靠山进洞。
1966年9月,周恩来批准修建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,根据保密的需要,将项目命名为“816地下核工程”。中央选定一批科学家、国防专家、军事家组成秘密勘探工作组,在大西南的多处秘密选址。最后,选定地处偏僻、山高路陡的涪陵白涛大山深处。当816核军工洞定址白涛后,“白涛”这个地名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。
1967年,一支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白涛,816核军工洞正式修建。洞体紧靠乌江,背靠武陵山,从远处看,山高林密,除了笔直高大的排气烟囱外,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。
洞体工程由部队承担,中国人民解放军8342部队承建了主体工程。8342部队实行四四建制,即一个团四个营,一个营四个连,一个连四个排,一个排四个班,每个班有10多人,全师共四个团再加两个独立营共两万多人参与了工程建设。工业部也陆续派出三个建筑公司参与建设,即22(土建)公司、23(安装)公司、二机部第二设计院。三个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架桥铺路,修建厂房和住宅区。此外,从当地各县调配民工1万人左右,从全国征调科技人员和404厂转调的技术尖子近1万人,前后有数万人参加了816地下核工程建设。816 核军工洞工程及附属设施总投资7.4 亿元,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。
资料记载,816核军工洞整个洞穴全长21公里,大型主洞有19个。当时根据需求进行了不同规划,人员出入口、汽车通行洞、排风洞、排水沟、仓库等应有尽有,共有大小洞室 18 个,道路、隧道等130多条。
816核军工洞为何要修得那么大、那么坚固?不少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。原因在于,816 洞体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。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,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,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,当时尚无任何炸弹可以穿透这样厚的岩石层。而且,洞体还能抵抗八级地震的破坏。
经过17年的秘密施工,至1984年底,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,国家对国防战略进行重新调整,816 地下核工程宣布停建。至此,该项目已完成85% 的建筑工程、60%的安装工程。
2002年4月8日,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地下核工程解密,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终于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。2010年,816地下核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。2015 年,涪陵区对816地下核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。2016年9月,816地下核工程作为红色旅游景点,正式与广大游客见面。
76名热血男儿在此长眠
816地下核工程是三线建设重要工程之一,建设者们走进大山深处,在艰苦的条件下,施工几乎没有机械作业,全靠钢钎、手锤等传统工具,施工难度超乎想象。在施工过程中,8342 部队先后牺牲了76名官兵。他们被安葬在距816核军工主洞不到一公里处,长眠在一碗水烈士陵园里。
76名烈士中,最大的不到30岁,最小的只有18岁,平均年龄仅21岁。孟洁便是其中一位。
孟洁,男,18 岁参军。他怀着壮志豪情,走进 8342 部队工程兵军营,先是到甘肃酒泉戈壁滩,后跟随部队来到白涛,参与 816 地下核工程的建设。孟洁除了担任汽车连的司机外,由于毛笔字写得好,还承担了一份沉重而又令人唏嘘的工作:为牺牲的战友写墓碑。
直到有一天,年仅24岁的孟洁也倒下了,静静地躺在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身边。当孟洁牺牲的消息传到家里时,家人悲痛万分。由于保密的需要,孟家并不知道孟洁牺牲的地方,也不知道如何寻找亲人长眠之地。
2014年,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《铭记》,片中闪过一个镜头,赫然出现孟洁的名字。“三叔不就叫孟洁吗?”正在看电视的孟洁侄儿孟可,吃惊地跳起来。紧接着,片中出现了孟洁的墓碑。看完纪录片后,孟可及父母才知道孟洁牺牲在816地下核工程,被埋葬在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的一碗水烈士陵园。
几天后,孟可陪着年迈的父母,前往陵园看望三叔,为亲人扫墓。这时,距离孟洁去世已有数十年。孟可一家手抚墓碑,哀痛长泣,百感交集。
孟可是知名作曲家,通过这次寻亲之旅,他了解到这个陵园里长眠着76名烈士,深受感染。
回到北京后,孟可特地为大型文献纪录片《大三线》写下主题歌《共和国的记忆》,以此缅怀为816地下核工程献出生命的8342部队官兵。
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
816地下核工程停建后,8342部队官兵大都转业回到家乡。留在白涛的一批工程技术人员,成为了816厂的职工,如今已是两鬓染霜。走访期间,笔者听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。
家住816厂麦子坪生活区一位姓伍的退休老人回忆:“1967年,我是山东某厂的一名科技人员,经过层层筛选,最终接到去四川重庆一家工厂工作的调令。对我来说,重庆遥远而陌生。为了响应党和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,我二话没说,扛起背包来到白涛镇一座大山里报到,这时才知在这里即将进行一项核工程建设。但具体是干什么的,大家的保密意识很强,不该问的不问,不该看的不看。半年后,才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是核军工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献了青春献子孙,但从不后悔,仍感到十分光荣。”
85岁的陈姓退休技术人员说:“刚来白涛时,我很不解,816核军工洞为什么会选择紧靠乌江、背靠武陵山的白涛小镇?后来才明白,这里山高林密,白雾缭绕,选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建核军工洞,一是隐蔽性好,地理位置适合搞三线建设;二是生产核原料需要大量的水循环,而乌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。”老人感慨道:“为了保密,我从不向家人透露自己干什么工作。”
一位姓周的86岁老职工回忆:“816地下核工程作为国家高度保密的军工单位,厂区有一个团的部队负责警卫。建设地点绝不允许外泄,通讯地址只能写重庆市4513信箱,职工家属不能进厂区,职工回家探亲也不能随便请假,要经过严格审查获准后才能回家探亲,但必须签保密协议。816地下核工程非常偏僻,没有公路。从白涛镇到重庆主城,坐船要花整整一个晚上。厂区没什么文化娱乐设施,所有施工人员和外界几乎隔绝。”
现已84岁的原816地下核工程修建处处长潘开太,1965年从北京到甘肃404厂,一生致力于核军工建设。在404厂设计实验眼看要出成果时,一纸调令让他来到816,参与工程设计过程。这一生,潘开太都在“漂泊”。他从家乡湖南毕业后,到北京核工业部就职,再从404厂到涪陵816,以后又经历816厂“军转民”的艰苦创业。再忆当年,老人发自肺腑地说:“没所谓,不后悔,但永远不会忘记!”
原816厂副厂长张晓东比潘开太更早来到白涛。1965年初,时任404厂工程师的张晓东正在北京出差,他接到一个电话,让他马上到西南地区参加816地下核工程的选址建设。张晓东没有犹豫,回家后打起背包,即随秘密小组到大西南选址,最后来到白涛参加816核军工洞建设。张晓东把半个多世纪的人生,都无怨无悔地献给了共和国核军工事业。
张晓东的老伴,曾是404厂的核专家,到了816又任洞体车间主任。老两口相濡以沫,至今住在816厂麦子坪生活区,他乡早已成为故乡。
光阴飞逝,“816”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。但后人不会忘记大山深处的共和国建设者们。他们在三线建设中奉献青春和热血,为共和国筑起一道新的长城。他们艰苦卓绝的奉献精神,已被载入共和国的建设史册。
作者:冉启蕾